【自治區節慶 ~ 馬德里節之二:戈雅的《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3 日(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)》 】
今天是五月 3 日,大家到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有看過戈雅的《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3 日(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)》吧?
話說,1808 年五月 2 日的事件之後,法軍槍決許多馬德里的民眾。那一年,戈雅已 68 歲了。六年後,拿破崙大敗,費爾南多七世(Fernando VII)復辟為西班牙國王,戈雅為五月 2 日事件畫下了《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2 日( El do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)》,為為五月 3 日的槍決畫下了《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3 日(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)》,用畫筆記載歷史。
在《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3 日(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)》這幅畫裡,我們看到當年的馬德里的 Príncipe Pío 山丘(la montaña de Príncipe Pío),右邊一群裝備齊全、訓練有素的士兵手持長槍瞄準左邊一群衣衫凌亂、疲憊驚恐、隊形散亂的老百姓,左下角有幾個已被槍決的人伏屍地上,幾個人驚慌地掩面,一個修士在作最後的祈禱,燈光照映下的白衣人滿臉驚恐,伸雙手作釘十字架姿勢在祈求 ..... 戈雅以他個人的看法表現出時事的殘忍、軍隊的鎮壓、和戰爭的無人道 .....。在這幅畫上只看得到士兵的背影,因為他們的面容不是重點,他們只是執行命令的劊子手,所以,這幅畫亦稱為《槍決(Los fusilamientos)》。
一個年老的宮廷畫家,在暮年遭逢國難,目睹老百姓的遭遇,所以,他選擇以不知名的普通老百姓為主角,把他們視為無名的英雄,沒有以戰勝的將軍、在戰場的國王為主角。而這種人民和他們的意志比領導者更重要的看法,正符合了浪漫主義對戰爭以及國家的詮釋。
讓導遊驚訝的是,某些中文網頁資料竟把《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3 日(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)》這幅畫裡滿臉驚恐,伸雙手作釘十字架姿勢在祈求的白衣人解釋為「無懼無畏」(見留言)!畫中將被槍決的白衣人滿臉驚恐,什麼時候滿臉驚恐的表情可以解釋為「無懼無畏」啦?戈雅真的畫得那麼差嗎?
更糟的是以訛傳訛,天下(錯誤)文章一大抄,到現在,許多講中文的人深信「白衣人無懼無畏」
很想叫那個作者聽一下普拉多的語音導覽!
https://www.museodelprado.es/coleccion/obra-de-arte/el-3-de-mayo-en-madrid-o-los-fusilamientos/5e177409-2993-4240-97fb-847a02c6496c?fbclid=IwAR36g741K3kstVYbpVyg_IE01pbd-pQlVhAIvlnJkQHXqxBWyMqQliM-_hY
https://www.museodelprado.es/en/the-collection/art-work/the-3rd-of-may-1808-in-madrid-or-the-executions/5e177409-2993-4240-97fb-847a02c6496c?fbclid=IwAR1SYm9_eJ9fanJhfq4Vngxd8tQjM1WWa8JV3291FAzPYEmhdzDDEbcHLhc
如果你想從西班牙畫家戈雅( Francisco de Goya)的畫作看歷史,請參考:
https://lichingwang-barcelonaguide.blogspot.com/2016/05/francisco-de-goya-1808-2-el-dos-de-mayo.html
#西班牙 #藝術